2月14日至16日的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主題定為“西方缺失”,意在探討西方影響力的衰退及其后果。按照主辦方說法,“西方缺失”是指一種被廣泛感受到的不安,這種不安源于“西方”持久目標的不確定性和“西方”共同立場的缺失。
有關分析人士指出,這種“缺失”源自于外部環境變化所造成的西方主導**事務影響力的喪失,以及歐洲內部分裂勢力上升所導致的彼此團結的喪失。西方內部的主要矛盾在于本屆美國政府奉行“美國優先”戰略,讓美歐關系實際上處于破裂邊緣。
美歐裂痕加深 影響力今非昔比
美歐分歧再次被擺上臺面。
當記者提起法國總統馬克龍邀請歐洲伙伴**就法國戰略核力量的威懾作用進行戰略對話的言論時,北約秘書長立即駁斥道“歐洲已有核威懾力量,那就是北約的核力量”;
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約瑟夫博雷爾在會上表示,美國總統特朗普的“美國優先”政策已與歐盟自身利益背道而馳;
美國務卿蓬佩奧在會上夸耀“跨大西洋聯盟死亡完全是夸大其詞,西方即將取得勝利”時,馬克龍立刻回懟,歐洲“正變成一個對未來沒有自信的大陸”,歐洲應該停止當“美國的次要伙伴”。
從“西方取勝”到“西方缺失”,反映出是“美國優先”政策實施日益加深美歐矛盾。在盟友關系中,美國屢次忽視歐洲利益讓其心灰意冷:退出巴黎氣候協定、伊核協定和中導條約;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;大幅上調北約盟友軍費……德國總統施坦因在此次慕安會上指出,美國的“再次偉大”是以“犧牲.親密盟友的利益為代價的”。
中國現代**關系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,特朗普上臺后不斷推行的“美國優先”政策,導致大西洋兩岸間的分歧和矛盾日益增大,戰略互信顯著下降,歐洲普遍開始對美國給歐洲的安全保障承諾產生懷疑。
“西方內部的主要矛盾在于本屆美國政府奉行‘美國優先’戰略。”波恩大學**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表示,“該戰略讓美歐關系實際上處于破裂邊緣。美歐喪失主導**事務的影響力。”
歐洲一體化成碎片 團結力蕩然無存
“西方缺失”的主題,深刻反映了在百年變局下歐洲的焦慮和不安。馬克龍指出,今年會議主題“西方缺失”恰恰說明西方正在走弱,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。
回顧歐洲過去的十年,一體化進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。內部團結力不斷遭質疑,離心力加劇使得**的歐洲如同一盤散沙。
馮仲平表示,歐洲內部分裂勢力的上升是當下其面臨的嚴重挑戰。“英國脫歐雖未在其他成員國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,但無疑助長了歐洲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勢力,嚴重牽制了歐洲一體化發展。又如,波蘭、捷克等國堅持‘零移民’政策,加劇了東西歐之間的矛盾。”
本文轉自人民網,如有侵權請告知本站刪除